电动执行器可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两大类,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任务是将调节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成比例地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去带动阀门、挡板等调节机构,以实现自动控制。因而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自动控制领域。
近10年来,由于广泛采用和吸收微计算机控制、微机械等新技术、新成果与成熟经验,电动执行及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广泛使用“微机+随动系统”结构模式的微机型电动执行及,由微处理器完成信号传递、调节参数切换、状态指示、控制量的输出,以提高调节性能、使用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灵活性。
电动执行器的可靠性
电动执行器的可靠性是指它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的条件”一般可概括为:
(1)环境条件:指能影响电动执行及性能的环境特性,如温度、湿度、气压、磁场、机械冲击、振动、粉尘等。
(2)动力条件:指能影响电动执行及性能的动力特性。
(3)负载条件:指能影响电动执行及性能的负载特性,如力矩、被控对象的类型与特性等。
(4)使用和维护条件:电动执行及的可靠性只有在使用中得以实现,并在维护中得到提高,对于使用和维护条件而言,首先要注意的是完善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其次是要求操作者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
“规定的条件”是电动执行及可靠性定义中重要而又容易忽略的部分。不同条件下,其可靠性是绝然不同的,离开具体条件谈可靠性将毫无意义。而“规定的功能”是表征电动执行及完成任务的各参量,如力矩、开/关及时间、行程、不动时间、死区等。
电动执行及在寿命期内的可靠性变化规律是研究其可靠性的基础,取决于早期失效、随机失效及耗损失效。理论上常用可靠度(R)这一定量指标来表征设备的可靠性,它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为简便直观起见,电动执行及行业在实际使用时,简单地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表征可靠性的特征量,并作为代表电动执行及可靠性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