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阀门电动头应用
阀门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准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国内阀门制造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好多高参数、高温高压、高磅级的关键阀门原一直依赖进口。
为了力促阀门国产化,在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作出的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一起,部署制订了相关领域重大装备的阀门国产化方案,并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如今阀门国产化在国内阀门行业已形成共识。
中国阀门协会秘书长宋银立表示,目前国产阀门电动头基本上可以满足火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工况要求,已具备国产化的条件和能力。
电动头是阀门主要的控制装置,按结构划分分为电动电动头、气动电动头、气液联动电动头和电液联动电动头;按功能划分可分为开关型和调节型两种。目前国内在运行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电动头以进口为主。单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需要配套电动电动头600多台、气动电动头200多台、气液联动电动头20多台和少量电液电动头。
目前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动头按价值量计算国产化率仅为15%左右,进口电动头价值量约占85%左右,尤其调节型电动头的国产化率不足10%。其中锅炉侧(含脱硫脱硝)、风门等配套的电动电动头多为进口产品;汽机侧及化水部分的少量非关键阀门配用国产电动电动头;气动电动头大部分采用进口产品;压力超过16MPa、温度超过540℃的关键阀门全部采用进口产品。
用户采用进口阀门电动头的主要原因:一、进口产品多为智能型执行器,结构简单,动作及信号传递速度快,可实现远距离传输,调试与故障排除相对简单、快捷,可实现双向传递,PID调节,自动标定、校正和诊断,放大器与电动头合为一体集成模块,控制性能好,控制精度相对优良,但供货周期长且价格昂贵;二、超(超)临界阀门国产化率很低,大多数关键阀门采用进口产品,而进口阀门几乎都是直接配套进口电动头。
随着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工作的推进与实施,阀门国产化比例升高,加之气动电动头一般采用阀门厂自制直接配套的方式,电动头采用国产的比例会日渐提升。